航天大道穿黄隧道工程(I期)南线盾构“启航号”始发

5月9日上午,随着开挖直径15.06米的“启航号”盾构机刀盘缓缓转动,济南市航天大道穿黄隧道工程(I期)南线盾构顺利始发,标志着项目建设正式进入盾构掘进施工阶段。项目建成后,将开辟机场西向疏解新通道、加密城北片区骨架路网,对完善跨黄通道布局、带动沿线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。

济南市航天大道穿黄隧道工程(I期)位于济南高新区、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,是联系遥墙国际机场和起步区的重要通道。隧道全长3888米,采用双向6车道城市主干路技术标准,设计时速60公里。其中中铁十四局负责施工的项目南线盾构段隧道长3252米,采用一台15米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“启航号”进行施工。

黄河河底地质复杂,“启航号”盾构机始发后,需要穿越黄河、两岸大堤及淤背区,区间地层主要为粉质黏土、黏土、粉细砂及粉土,局部夹杂钙质结核,且河床泥沙最大淤积高度近4米。

针对复杂的施工环境和地质条件,项目团队为隧道量身设计“启航号”盾构机,盾构机长达161米,其中盾构机刀盘直径达15.06米,总重约358吨,由一个中心块、六个主刀臂、六个辅刀臂组成。同时,依托“创新工作室”积极开展技术创新,提高排渣顺畅度,提升废浆处理能力,保障掘进效率。

近年来,济南市交通运输局重点布局推进跨黄通道建设,全市跨黄桥隧增至21处。跨黄通道数量显著增加,通道的协同效应、规模效应初显,提升了城市路网韧性,有效缓解中心城区与北部新城的交通压力,促进了城市空间拓展,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提供交通支撑。
航天大道穿黄隧道作为连通黄河两岸的东西向交通要道。项目开工以来,各参建单位紧密协作、抢抓工期,33天完成87幅地连墙施工,85天实现17.5万方土方开挖及垫层浇筑,高质高效地完成盾构机组装+调试和始发准备工作,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