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新城区将完成11个老旧小区改造 新建提升29条道路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08 11:03:00    

 西安网讯(记者 韩涛)5月7日,西安市委宣传部、市政府新闻办举行“‘深化六个改革’ 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”系列新闻发布会,新城区委书记贾轶昊表示,2024年,新城区一体推进全省“三个年”活动和全市“八个新突破”重点工作,持续深耕四大经济板块,做优五大主导产业,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。

  贾轶昊说,2024年,新城区地区生产总值迈过800亿元大关、达到801.12亿元、净增79亿元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%、排名全市第一;新增“五上”企业144家,在库总数同比增长25.5%、达历年之最;落地产业项目96个,新注册投资额超过1亿元项目7个;公众满意度调查中,干部作风排名全市第1、社区服务排名全市第2;在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连续10年获得优秀等次。

  “保交房”“保回迁”“年度任务全面完成;西安市体育场完成提升改造,投入运营;摩登国际、五星商贸、新城国际2期等4个遗留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。

  新城区幸福路板块全年腾迁土地1258亩,总投资339亿元的5个大的产业项目加快建设;解放路板块4栋商贸楼宇实现商务化转型,引进149家企业,新增就业岗位1.5万余个,人气商气加速聚集;西京医院板块聚集生物医药企业389家、年营收突破235亿元,大健康大商贸产业呈现聚集效应;火车站大明宫板块落地13个文旅项目,带动全区旅游收入增长21.3%。

  2024年,新城区“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”“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”在全省首批通过国家评估验收。4个国家级社区嵌入式服务试点项目全部完成,成功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。高质量完成10件民生实事项目,城镇新增就业1.3万人。

  贾轶昊介绍,2025年一季度,新城区顺利实现“开门红”,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.6%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.6%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.5%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.9%、进出口总值增长54.8%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7.5%。

  今年,新城区将积极融入西安科创中心建设,推进秦创智谷、建大大学科技园等创新载体提质增效,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突破500家,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250亿元以上。“一企一策”做好龙头企业稳产增产和潜力企业“升规纳统”,新增“五上企业”150家以上。

  持续深化拓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,紧盯33个在建项目,跨部门联动保障、一对一专班服务,加速释放投资“实物量”;加强市体育场、幸福林带体育场馆运营利用,承接省市专业赛事,吸引客群、提振消费、拉动经济。

  将加快西安火车站“一带一路”跨境商品交易中心建设,用好3大对外贸易平台,推动“跨境电商”和“双向贸易”融合联动,实现进出口总额增长10%以上;纵深推进解放路商务化转型,6月底前原苏宁广场、悦荟广场完成改造提升,投入运营;紧盯25栋重点招商楼宇和幸福路地区存量净地,楼宇招商、地块招商、产业招商同步发力,全年签约落地1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。

  将完成11个老旧小区、228千米水气暖管网改造,专项整治169条背街小巷,新建提升29条市政道路,新增停车泊位700个;积极落实稳就业促增收各项政策措施,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;完成4个国家级、5个市级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项目建设,区级公办养老院投入运营;巩固教育领域两个“国字号”创建成果,积极申创省级“健康区县”。

  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,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关中63个区县实现进位;稳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,推动全面绿色转型,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%;推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%。

  攻坚“三保”难题,完成8个“保回迁”项目;抓好重点群体矛盾纠纷化解,常态化开展风险评估,做实服务管理,做到可防可控;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,突出老旧小区、商贸市场、九小场所、建筑工地和高层建筑,常态排查整治、前置管控风险,全力争夺全省“平安金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