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丰镇“年中答卷”成色十足
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99万元、固定资产投资4.45亿元、规上工业总产值19.3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27.67%、47.59%、19.86%……上半年,丹徒区辛丰镇以“开局就是决战、起步就是冲刺”的姿态,向发展聚心、向产业聚焦、向项目聚力,主要经济指标实现“双过半”,交出一份喜人的“年中答卷”。
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
走进位于辛丰镇南岗村的博罗仕电子,崭新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正在运行,工人们设定好参数,投入原料,后续流程全部自主完成。“引进了这批新设备后,产品精度得到保证,生产效率显著提升,产量提高了30%左右。”企业负责人高兴地说。
作为一家生产电子元器件的企业,该公司的“升级”之路离不开辛丰镇政府的政策扶持与激励。该镇出台了《2025年辛丰镇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暂行办法》,对科技创新、产投跃升等企业的发展投入和成果施以直接奖励。同时,紧紧抓住科技创新与金融赋能这个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,每季度开展一次“政银企”对接会,为中小微优质企业引入金融活水,推进“小进规”“小升高”“规升高”,培育更多的制造业“单打冠军”、专精特新、“小巨人”企业。目前,辖区希西维、华浩、柏菲特、网商等25家企业在经济领航、创新驱动、提质焕新等方面表现优异,其中柏菲特、华浩通讯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,网商精益软件被评为市级专精特新企业。
下半年,该镇将继续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、专精特新企业、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,力争今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7家、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。同时,进一步提升于南工业园区整合质效,尽快将“生地”变成“熟地”,打造专精特新专业化供应链园区新高地,为资本招商、未来产业布局下好先手棋。
项目为王蓄积发展后劲
项目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源头活水,更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活力的关键标尺。辛丰镇一方面强化项目招引,以“建强补增”产业链为目标开展精准招商、以商招商,不断扩充优质项目的储备;另一方面,全力加快项目建设,确保早开工、早竣工、早达产,让项目切实转化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。
辛丰是轴承产业的集聚地。此外,电子、5G通讯、医疗器械、五金加工、笔刷等制造业同样有着深厚的产业根基,初步形成以希西维、艾康医疗、柏菲特为代表的轴承、医疗器械、通信电子三个产业集群。其中,轴承产业虽已形成集群效应,但产业链存在“两头弱、中间散”的结构性短板,上游锻打、热处理等关键环节依赖丹阳、常州等地供应,下游检测认证需送往上海、苏州等第三方机构。为此,该镇主要围绕精密轴承制造领域的材料与初加工基础、集群化精密加工、超精磨企业等产业开展项目招商。高端医疗企业装备制造是近年来我国乃至全球争夺的热门高地,该镇围绕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企业,如具备先进影像诊断设备、高精密手术器械制造能力的企业,以及医疗器械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,如高端传感器、精密机械部件生产企业开展精准招商。针对通信产业,该镇结合自身土地成本、劳动力资源的优势,承接南京、无锡等周边通信行业部分制造环节的产业转移,主要是吸引通信线缆制造、普通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的落户。
在项目建设上,该镇将加快艾康医疗高端医用器械制造项目二期建设,推动希西维企业向无人工厂、智能工厂、绿色工厂转型升级,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。
营商环境激活内生动力
5月16日,在2025年度创新引领产业强镇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,丹徒区辛丰商会揭牌成立,标志着该镇首个政企协作平台正式落地,辖区企业家们拥有了更加坚实的后盾和广阔的舞台。
“企业吹哨、政府报到。”辛丰镇一直秉承“抓服务就是抓营商环境,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”的理念,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“强支撑”和“硬保障”,连续多年出台扶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,实行领导项目挂钩机制,深入企业问计问需,全面建立“一站式帮办机制”,强化“政银企”对接,提高“政银企”“政银担”交流互动热度,持续擦亮“辛如意”“鑫金融”等政务、金融服务品牌,为项目建设、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。
同时,该镇坚持“无事不扰、有求必应”的服务理念,营造亲清的政企关系。积极关注企业发展的未来,聚焦企业传承迭代关键时段,建立新时代企业家面对面交流机制,护航“企二代”接续创业新征程,促进企业“两个健康”发展。此外,做好载体文章,加强与高新园的对接,充分保障艾康医疗、苏建路桥等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的需要;进一步加大低效和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,依法依规处置历史遗留问题,整合存量土地、厂房等资源,为“筑巢引凤”腾出空间。(来源:镇江日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