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鳌特写 | 国锐集团李龙:主动选择 以多元业务穿越周期

编者按:面对新的形势,企业与个体需要打破边界,互融互通,不断寻找新的合作机会。融合,必将是未来的商业新趋势。
8月12-15日,2025博鳌房地产论坛系列活动在海南召开,与多位参会嘉宾在博鳌直播间现场交流,并推出2025博鳌观点访谈系列报道。
在此间,通过对全产业链代表性企业的调研、采访与对话,探寻融合的商业新力量。期待这股力量能穿透产业壁垒,带动产业链及经济的发展和升级。
观点网在2025博鳌房地产论坛系列活动的热烈氛围中,各界学者与企业精英齐聚一堂,共同探索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新路径。
一场深度闭门会议后,国锐集团副总裁兼地产集团总裁李龙步入博鳌直播间,与我们分享了国锐集团在行业发展浪潮中的战略定位与布局策略。
面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艰难时刻,李龙认为,尽管市场数据与过去最辉煌时期相比仍有较大差距,但房地产行业的基数依然庞大,在国家倡导止跌回稳的政策下,从大环境看,市场回暖仍需要坚持至少三年的时间。
他指出,不同城市和地段的市场表现各异,一些城市和地段已经呈现止跌回稳的趋势,部分城市甚至可能已经接近市场谷底,但总体来说,未来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。
如何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健,是一个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的问题。
李龙认为,对于国锐集团而言,作为一个民营企业,能在行业比较动荡的阶段依旧保持稳健的状态,主要是得益于公司一直以来的战略定力。
他提到,即使是在房地产行业的高峰期,国锐也没有盲目快速扩张和加杠杆,而是坚持稳健的发展策略。
其次是在对产品的打造中,坚守建筑与艺术相融的初心。李龙提及,国锐集团创始人魏纯暹作为建筑学专业出身的高级工程师,拥有对艺术的执着追求。因而在项目的定位上,国锐拒绝“千城一面”的标准化产品,而是走定制化路线,根据每个城市的不同特色将艺术理念融入产品中,从而提升项目的独特性和市场竞争力。
此外,多元化的发展布局使国锐集团在面对房地产行业周期性下行时,仍能保持稳定的现金流,从而有效抵御市场风险。

国锐始终专注于“不动产投资”这一核心主业,业务涵盖自主开发、不良资产处置、资产运营管理、物业服务以及商业管理等多个与地产紧密相关的领域。同时,集团还积极拓展文旅产业和绿色科技建筑板块,进一步丰富了业务结构,增强了抗风险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潜力。
李龙介绍,早在20年前,国锐便主动涉足城市更新领域,并逐步拓展至资产运营管理和轻资产代建等领域。
“我们很早就开始做存量资产的运营管理,目前自有的以及代管的规模达到200亿元,出租率在85%以上。这也是我们能够健康经营、保持稳健现金流的最大底气。”他分享道。
在房地产市场调整期,不良资产盘活成为众多房企寻求转型的重要方向。在这方面的布局,国锐更像是一个“神秘的破局者”。
李龙谈到,国锐早在20年前就于北京操盘多个不良资产项目的盘活,这是我们的主动选择,但由于规模不大,并没有广为人知。”
在对不良资产的处置上,他强调,不良资产的盘活关键在于介入时机和价值差,即要准确判断资产当前价值与未来潜在价值的差距。
“不良资产的盘活,本质上是未来的受益者吃掉了曾经持有人的折损。”李龙解释道:“每个不良资产案例的折损原因和困难都截然不同,无法一刀切,关键在于你介入的时点,这个折损是否符合当年和现在的价值差。”
他还提到,不良资产市场虽然机会众多,但风险也同样对等,依旧存在许多潜在的因素,也需要企业有足够强大的尽调团队对风险进行一定的判断。
面对大环境的转型阶段,国锐依旧坚持已有的几个赛道。李龙提到,近期在项目的选择上,国锐集团通过破产重整、法拍等方式获取了多个不良资产领域的项目,目前在售在建的项目有几个如此获取的。
另一方面对于存量项目的管理,李龙表示,与纯轻资产输出赛道不同,国锐亦倾向轻重结合的代管代建,“通俗一点就是我们可以去跟我们要代建的主体共同承担风险,而不是单纯地输出管理和团队等等。”
基于合作共赢理念,在项目合作方面,李龙表示,国锐对合作持开放态度,但不会为了获取项目而被动接受,更倾向于基于各自优势而进行主动选择。
另外,在项目选址和布局方面,李龙表示,国锐集团注重经济核心区域的选择,同时也强调艺术与产品结合的理念。
包括在标杆旅居城市三亚打造了集旅游与商务服务于一体的国锐·亚沙村项目,营造宜居生活组团;同时在成都,以突破市场的眼界打造艺术奢侈项目“国锐白玉茗”,通过立体空间的想象力打造国内罕有的立体别墅产品,实现奢华配套加自由可变私密空间,完美实现顶级客群需求,全面刷新市场对于不动产价值的认知。
“我们并不追求规模,而是注重在安全范围内捕捉机会。”李龙强调,“我们选择能够体现艺术价值的城市和项目,将艺术理念融入产品中,提升项目的独特性和市场竞争力。”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,不构成投资建议,使用前请核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