泸州:“一泸检查”为企业减负,涉企行政检查缩减率超30%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
川观新闻记者 杜杰
“再增加一些设备,提高喷淋频次,及时覆盖裸土。”7月16日上午,在泸州老窖科创培训中心项目施工现场,泸州市龙马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李智磊、黄光斌就“防尘降尘措施落实”提出整改建议。这次检查,早在7月初已列入工作计划并经申报批准。
一旁的项目执行经理易秉林明显感到此次检查“针对性更强,整改建议也更明确”。检查前,易秉林还扫了李智磊手机上的“天府入企码·一泸检查”二维码,知晓了执法人员姓名、检查内容。
“扫码入企”成为泸州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有效举措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泸州聚焦加快营造良好营商环境,大力整治有的干部吃拿卡要、冷硬横推、违规收费、趋利性执法等问题,不断优化涉企行政检查,切实减少对企业的打扰,让企业更加专注于安全生产和正常经营。
以涉企行政检查为例,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随意、重复、多头检查等突出问题,今年1月,泸州上线试运行“一泸检查”工作平台,压减涉企行政检查频次,截至目前已压减涉企行政检查1852次、缩减率达30.5%。
具体如何压减?泸州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科科长赵霞介绍,各执法部门可在平台上新建或加入检查计划,后台就能实时智能识别到同时段、同类别检查计划,从而实现自动检测并统筹执法部门“组团式”进企业,也就是说打通了开展联合检查和统一反馈检查结果的通道。
近日,泸州市应急管理局在“一泸检查”工作平台上发起对川铁新材料(古蔺)有限公司的检查,得到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、古蔺县应急管理局的响应加入。检查当天,针对企业安全隐患排查等多个事项,3个单位将3次检查整合为1次,在同一天内进行反馈。
“多部门联合一次检查,既节约陪同时间又避免了分头对接。”川铁新材料(古蔺)有限公司安全总监覃嘉表示,作为一家矿山开采、销售运输的企业,联合检查让“企业负担减了不少”。
泸州竹芯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安全总监何杰和覃嘉有同样感觉。作为泸州食品安全信用风险等级A类企业,现在涉企行政检查的频率是两年一次,以前一年要接受四次检查。
这样的转变得益于泸州根据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品种和管理情况,建立了差异化分级分类信用监管机制。“通过风险分类分级精准检查,对信用风险等级较低的企业降低检查频次,相反则提高检查频次。”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科科长刘兴斌介绍,这既减少了对合规生产企业的检查频次,又能将监管力量更多地放在风险高的重点监管对象上。
“通过建立‘一泸检查’工作平台,有效保障了涉企执法效能最大化、对经营主体干扰最小化。”泸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持续巩固深化学习教育集中整治成果,进一步压实行业主管部门、行政执法部门责任,常态长效规范统筹入企检查行为,为泸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