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物流通达城乡 全链业态惠及万家 兰州步入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发展快车道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7-24 09:52:00    

原标题:智慧物流通达城乡 全链业态惠及万家

兰州步入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发展快车道

工作人员正在分拣快递货物 董永前 摄

日前,商务部、财政部联合公布《2025年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名单》,兰州市成功入选全国20个试点城市之一。这标志着兰州市在构建联通内外、贯通城乡、对接产销、高效顺畅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上迈出坚实步伐,更是省市联动、合力推进强省会行动取得的标志性成果。

兰州凭何跻身试点行列?又将如何借势破局、乘势而上?这两个问题的答案,既藏在其厚积薄发的独特优势里,也写在清晰明确的下一步蓝图中。

城乡配送网络织密“流通血脉”

近日,在榆中县和平镇的极兔速递兰州智慧产业园内,一款造型别致的快递车引得大家频频驻足,当天新石器与极兔速递在兰州联合举办甘青宁区域无人车交车仪式,12辆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新石器无人车正式投入该区域物流配送网络。

据新石器慧通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,此次交付极兔速递的无人车,依托人工智能、5G通信及高精度导航技术,能够自主规划路线、识别复杂路况,全天候执行快递配送任务。车辆覆盖半径达60公里,可精准抵达偏远村落,大幅缩短传统物流配送时间。不仅解决农村物流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,更推动快递业末端作业模式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驱动型升级,打造人机协同新模式。

这一智能化配送场景的落地,正是兰州持续完善城乡物流网络的生动实践。近年来,我市通过推进实施城乡高效配送体系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、县域商业体系、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体系等建设,完善了以城市综合物流中心、公共配送中心、末端配送网点为支撑的城乡三级物流配送网络。已建成京东、苏宁、康顺等15个重点物流配送中心、1300个末端共同配送网点。多形式、多渠道、多类型发展县域物流,促进交通运输、邮政、商贸、供销、快递等资源开放共享,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,“一点多能、一网多用、深度融合”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。同时,以陆港型、商贸服务型、空港型枢纽等物流集聚区为支撑的商贸物流发展格局基本形成,打牢物资快速有序高效集聚分拨坚实基础。

传统商贸迭代焕发新活力

走进兰州老街,只见青灰色的仿古建筑鳞次栉比,雕花的木窗、飞翘的檐角透着浓郁的西北风情,穿街而过的水系上,仿古画舫缓缓摇曳,市民游客们捧着小吃边走边逛,笑声与吆喝声交织在一起,让这条老街既有历史的厚重,又透着烟火气的鲜活。

这种传统与活力的交融,正是兰州商贸业态迭代升级的生动缩影。近年来,兰州着眼商业载体创新与消费场景重构,推动传统商贸焕发新生机:一方面,以万象城、万达茂、兰州中心等商业综合体打造吃喝玩乐购游一站式消费新体验,打造互动式、体验式、娱乐式的消费新场景。另一方面,着眼商业街区发展,推动中天健、兰州老街等商业街区,向邻里中心、社区商业中心转型发展,更紧密地融入居民日常生活。

在此基础上,我市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与传统商贸融合发展,加强电商进商圈、进市场、进企业。同时,引领经营主体向数字化、网络化转型发展,鼓励企业与头部电商平台、国内知名MCN(多频道网络)加强合作,引育直播带货、社交电商、短视频电商、新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。现在,国芳百货、正大优鲜、亚欧商厦等商超依托自建小程序和京东到家等第三方电商平台,推行线上下单+线下自提/同城配送模式,拓展互联网+新零售商业模式。

生活必需品保供筑牢民生底线

走进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,只见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,园区内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。满载着新鲜蔬果的货车有序驶入,将一筐筐顶花带露的黄瓜、紫莹莹的茄子、红彤彤的西红柿转运至交易区。商户们忙着卸货、分拣、交易,叉车穿梭往来,到处都是一派繁忙景象。

繁忙背后,是市场强大的辐射力与流通效能。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一级批发市场、重要的集散中心、价格形成中心,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除保障兰州市蔬菜、水果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外,辐射甘肃全省、青海海东地区、宁夏银川地区以及内蒙古、西藏、新疆部分地区,并与周边城市建立"平急两用"联动机制,强化应急保障能力。

再生资源回收构建绿色闭环

为了让资源循环更高效、更环保,我市搭建了以城乡回收站点为基础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,以园区、平台为线下线上载体的新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。围绕互联网+回收融合发展新模式,完善行业管理机制,在提高重点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了回收利用成本。形成了回收站点回收、分拣中心分类、点面结合、覆盖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。

这一体系的高效运转,离不开龙头引领、集群发展、创新驱动的核心策略支撑。我市通过政策扶持、项目带动和产业链延伸,构建起以国有骨干企业为核心、多元化经营主体协同发展的格局: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主导报废汽车、废旧电子产品等品类回收。兴盛源产业园建成废纸再制造、报废汽车拆解等“城市矿产”项目,形成“收购-加工-利用”闭环。苏宁、海尔等企业则创新零售+回收、制造+拆解模式,在废旧家电回收领域成效显著——80余家苏宁易购门店及线上平台实现以旧换新常态化覆盖,农村家电售后响应时效缩短至48小时。海尔西北区域售后服务中心更辐射甘青宁三省,推动回收与再生深度融合。

擘画现代商贸流通新蓝图

据了解,我市以申报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,紧密衔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、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重大战略,以建设现代流通体系“一市场两体系三支撑”为着力点,以交通+产业+生态+创新为支柱,通过科技赋能和绿色转型,强化区域协同和开放合作,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。

围绕这一规划,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我市将通过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,实现提升商贸流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、保障民生福祉的总目标。到2027年,全市流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,流通节点设施基本完备,城乡流通网络布局更加合理,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网络逐步织密织牢,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进一步完善,在健全网络体系、促进消费、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骨干流通企业数字化、标准化、绿色化转型步伐加快,供应链协同水平明显提升,流通效率和流通组织能力持续增强。

记者手记

兰州入选2025年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,这一消息让人振奋。这背后是我市用末端网点织密城乡脉络;用直播电商、新零售激活传统商圈;用新型回收体系践行绿色发展等一系列既强筋骨又通血脉的实践,这让“流通”二字有了更丰富的内涵:它既是物资的流动,也是技术的流动、创新的流动,更是民生温度的流动。

兰州将以交通+产业+生态+创新为支柱,通过科技赋能和绿色转型,强化区域协同和开放合作,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,更是说明了,现代商贸流通不是简单的建市场、拓渠道,而是要在历史积淀与时代机遇中找到平衡点——既守护好老街深巷的烟火气,也拥抱无人车、直播屏带来的新可能;既确保菜篮子里的民生温度,也算好绿色发展的长远账本。

试点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。蓝图已绘就,奋进正当时。我们有理由期待,兰州会以更畅通的脉络、更开放的姿态,书写商贸流通发展新篇章。(记者 郑丽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