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岛银行|金融支持层层突破,琴岛的创新与创造又有新故事
因港而生、向海而兴的城市,似乎天生带有一股子勇立潮头的“狠劲”。在中国,这样的城市不少,青岛肯定算一个。
去年,青岛以1.67万亿元GDP继续在山东省独占鳌头,增速5.7%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。作为一座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“双优”的海滨城市,青岛的民营经济在北方一直活跃且低调。强劲的经济数据背后,一众新兴产业在这里悄然崛起,新质生产力迅猛发展。
第一财经记者在为期多天的调研活动中感受到,近年来,青岛这座工业大市从传统制造业基地加速向创新型城市战略转型,背后离不开优质的营商环境和高效的金融支持。作为扎根青岛、深耕山东的城商行,青岛银行在传统模式、产品和服务领域的不断突破,为本土企业创新和升级提供着重要支撑和底气。
守正创新、服务大局,以金融“活水”灌溉千企万户,以实际行动与城市同呼吸、共成长。截至2024年末,青岛银行资产总额接近6900亿元,盈利实现稳步增长。今年一季度,该行延续良好经营态势,资产规模迈上7000亿台阶达到7131.53亿元。不难相信,包括青岛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做好“五篇大文章”的过程,也必将是区域高质量发展不断孕育新故事的过程。
肿瘤细胞疗法“从0到1”背后
在癌症治疗尤其晚期治疗领域,TIL(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)疗法曾被视为最有希望的个体化免疫疗法之一,但如何稳定高效地扩增TIL细胞,始终是制约其普及和疗效提升的关键难题。
与以长三角为代表的生物医药创新高地相比,青岛过去在相关领域的表现并不算显眼。就在2023年,一家名为华赛伯曼的企业作为山东省代表,成为拿到国家药监局临床默示许可(IND)的9家公司之一,并在临床研究速度上不断实现赶超。
华赛伯曼创始人高青告诉记者,公司创办于2019年3月,聚集了十余位来自实体肿瘤及细胞药物领域的尖端人才,初心就是开发具有全球创新性和领先性的细胞药物,尤其是针对实体肿瘤的TIL细胞药物。公司研发的一款天然加强TIL药物所获NMPA临床试验默示许可,是山东省肿瘤治疗领域的细胞基因(CGT)临床批件。
华赛伯曼在山东实现肿瘤细胞疗法“从0到1”的过程,也是青岛科创金融在间接融资领域创新突破的过程。
“当时主要是看到了临床需求和这个领域的空白,但是一开始困难很多,我们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才正式展开实验研究,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具有高门槛、高投入、高风险的特点,不确定性很高。”高青表示,资金是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较大困扰,尤其最近两年一级市场股权融资处于低谷,公司一边迎来技术突破的欣喜,另一边却面临融资困境。
但就是在PE/VC机构都望而却步的时候,青岛银行一家科技支行的工作人员却主动找上门来。“我们在2023年11月就关注到华赛伯曼拿到一期临床许可,2024年1月他们要进入临床研究阶段,3月我们就主动上门了解企业的资金需求,也是经历了好几轮反复的沟通,才完成了放款。”青岛银行科技支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当时华赛伯曼基本处于“无收入、无产品、无资产”状态,在传统信贷模式下授信较为困难,但在该行专业团队充分了解行业背景、产品优势和前景、人才结构之后,最终以风险共担的方式为华赛伯曼提供了“人才贷”。
这成为华赛伯曼能够顺利推进临床试验的重要资本。华赛伯曼财务负责人回忆说,在此之前,公司也曾和多家银行进行过对接沟通,但最终都“不了了之”,青岛银行科技支行反而主动上门询问资金需求而不是“拉存款”,这让他们感到意外又惊喜。
据了解,为做好“科技金融”这篇大文章,更好地支持初创型科技企业发展,青岛银行建立了科创企业专属评价体系,将企业团队背景和技术潜力等“软实力”纳入授信模型,突破了以往单一依靠固定资产的传统思维,为轻资产企业打开了融资的大门。
如今,基于人才和领先水平的全自动化封闭系统等优势,华赛伯曼适应于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的天然加强TIL药物临床一期已经进展过半,在国内居于同赛道前列;另一款基因改造型超级TIL药物也已经进入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阶段(IIT)。公司质量副总裁张新华介绍说,前述天然加强TIL药物具有所需肿瘤组织样本更少、受用患者范围更大、制备周期更短、临床更安全、成本更低等多个特点,目前临床研究速度也在同业中靠前。
技术突破进入加速阶段,政府政策支持也为华赛伯曼提供了重要支撑。近年来,青岛市创新性实施"10+1"产业梯次发展战略,以细分赛道为突破口,加快培育新兴增长极,生命健康是其中重点方向之一。青岛银行结合市科技局等部门的相关政策,通过创新产品、实施利率优惠、对接创投资本等方式加大对重点领域企业的支持。
就在2024年5月,华赛伯曼在第九届“青岛银行杯”投贷双融路演大赛中获得一等奖,因此实现了在该行的双倍授信。截至目前,青岛银行累计为华赛伯曼授信800万元。
目前,华赛伯曼已经是一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,获评青岛市新型研发机构、青岛市细胞药物开发技术创新中心等。“公司项目已经获得了国家级认可,乐观预期下,预计将在2027年实现药物上市的目标。”高青说。
一家智能物流企业的崛起
位于青岛市城阳区一个总面积达8.6万平方米的数字化产业园里,庞大的智能制造系统正将堆垛机、各类输送设备、穿梭设备、机器人等硬件设备,通过具有机器视觉、大数据等先进算法技术的智能制造控制中台,在企业生产执行系统(MES)、仓库管理系统(WMS) 等软件系统的统一调度之下,完成制造、存储、出库等一系列流程。
这是科捷智能的核心业务之一。作为青岛市第61家上市公司,科捷智能于2022年9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。
据科捷智能董事长龙进军介绍,从2015年落地青岛并正式进军快递物流自动化行业,到业务版图覆盖智能物流、智能仓储、智能工厂和新能源四大领域,从聚焦国内到打入韩国、印度、泰国、柬埔寨、越南、土耳其、捷克、以色列、德国、法国、荷兰等海外市场,公司通过建立自有核心技术壁垒实现了一步步蜕变。
在这背后,同样少不了青岛银行的“破例”支持。“青岛银行在我们急需资金推进转型的时候,为我们提供了公司第一笔外部融资,”龙进军告诉记者,公司与青岛银行合作以来,授信额从最初的2000万元增长到目前的1.5亿元,公司营业收入也一路从3.6亿元攀升到目前的14亿元左右,“可以说青岛银行一路陪伴和见证了科捷智能的成长。”
青岛银行市北支行袁有斌行长告诉记者,该行对科捷智能的支持可以追溯到2019年。这一年,为响应山东省全面展开的新旧动能转换号召,该行举办了青岛银行杯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基金“股债双融”路演大赛,科捷智能作为走在新旧动能转换前沿的高新技术企业参赛,并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,由此契机获批了该行2000万元授信。
自此,青岛银行市北支行与科捷智能深度合作的序幕正式拉开。面对科捷智能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,青岛银行市北支行为其制定了多元化的专属融资方案,从流动资金贷款到国际化布局的跨境金融服务,再到上市前开立募集资金专项账户,合作方式日益深入和多元,合作对象也进一步拓展到科捷智能的关联企业。
如今,作为领先的智能物流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,科捷智能已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了一支超过1000人的销售与服务网络团队,在全球近20个国家成功交付1000多个智能化项目,行业覆盖快递物流、电商新零售、新能源锂电、汽车零部件、轮胎、锂电材料、大健康、食品冷链、化工、家居等领域。
青岛是“一带一路”双节点城市,承接着上合示范区建设、海洋强国建设、新旧动能转换等重要使命。
正如青岛银行行长吴显明所说,金融服务既要“锦上添花”,也要“雪中送炭”。如同科捷智能这个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的一路成长一样,青岛银行的全生命周期陪伴式服务,赋能的是一家企业的高质量发展,更是一个产业、一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。
小小奶粉罐藏着大生意
提及奶粉企业,国内外不少品牌已在市场上耳熟能详。但对于奶粉罐企业,外行知晓者则要少得多。
在青岛市黄岛区,就“隐藏”着一家奶粉罐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。记者在北琪实业的封闭式工厂里看到,一张张尺寸标准的马口铁(镀锡钢板)经过一条自动化生产线,完成裁铁、焊接等一系列流程,各种型号的奶粉罐几分钟即可成型。
不过,北琪实业负责人樊丽丽告诉记者,奶粉罐的主要技术壁垒其实在设计、制版、印刷环节,公司仅一台十色机投入就超过亿元。在一个各品牌、各样式、各花色集结的奶粉罐展示区,樊丽丽指着公司为某知名奶粉企业设计的新版奶粉罐说,正是升级使用了其自主研发的广色域高保真印刷关键技术和3D光刻生产工艺,该品牌产品的线上销量出现了立竿见影的大幅增长。
成立于2013年的北琪实业是行业内集印铁、制罐、底盖、易撕盖全工序产业链经营的专业奶粉罐制造企业,拥有制罐、制盖线十余条,配备条码在线检测、内壁在线检测、在线检漏、倒罐检测等检测系统;生产车间严格按照十万级GMP车间建造,按照先进技术标准,各种型号马口铁罐年产量可达3亿罐,业务覆盖国内和海外。
据樊丽丽介绍,公司的奶粉罐客户主要以当地品牌为主,因为成品奶粉罐不易运输,公司也会同时生产印花铁皮运输到分公司,再由分公司制成成品罐销售给当地奶粉企业,客户包括多个知名品牌。2024年,公司刚刚新增了某头部乳业公司的供应订单,并在黑龙江新投资建设了占地面积40亩的生产线厂区。
与奶粉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,奶粉罐生产是一个薄利多销的生意,从设备、场地到人才和研发投入,投资扩产的前期资金投入较高。钱从哪里来?“去年8月,青岛银行西海岸分行为我们授信了2亿元,利率很划算。”樊丽丽说,去年青岛银行一笔短期流动性贷款帮了公司的大忙。
青岛银行西海岸分行行长刘仲熙告诉记者,下一步,西海岸分行还将继续从贷款、结算、国际业务以及供应链等多个方向与北琪实业进行深度合作,通过总分支协同营销,利用授信带动其他板块的同步增长。
从近代工业萌芽到现代海洋经济崛起,制造业是青岛的优势,也是重要基本盘。近年来,当地不断推动全产业链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方向跃升。2024年,青岛在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排名中跻身前十。
根据发展规划,到2027年,青岛市将基本建成特色鲜明、梯次衔接的创新型产业体系,形成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,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高地奠定坚实基础。
作为一家地方法人银行,青岛银行在推动制造业转型纵深推进方面正持续加力。正如该行董事长景在伦强调的,下一步,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、做好“五篇大文章”,青岛银行“立足青岛、深耕山东、辐射全国”的定位不会变,差异化、特色化、精细化的经营策略不能变。
青岛是座历史文化名城,历来不缺故事。比如,青岛又名“琴岛”,在当地人口中,这一别名的由来有多个版本。可以预见,随着金融服务不断创新、持续赋能,各行各业的企业家们还将为这座岛城不断续添另类新故事。